猎头面试与人事面试最大的不同是,人事只需要对候选人的条件与岗位进行配对和评估,通过各种有效的方法鉴别对方是否合适公司和空缺职位;而对于猎头来说,通过面试与候选人建立尊重和信任,以期长期合作,显得尤为重要。
猎头对于候选人的面试可以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首先:对候选人的硬性条件和软性条件进行了解和分析,看是否能满足客户公司的要求。
硬性条件如工作经验的年限,以往所在公司的性质,具体的职责点,掌握的职业技能,英语程度,计算机能力,可以从对方的全面性和真实性方面权衡。
全面性可以通过让对方陈述和自己追问的方式了解;真实性可以通过行为面试法进行测评。行为面试法,就是在对目标职位进行充分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对职位所需的关键胜任特质进行清晰的界定,然后在被面试者过去的经历中探测与这些要求的关键胜任特质有关的行为样本,在胜任特质的层次上对候选人作出评价。通过对候选人情景、目标、行动、结果的提问,了解和判断对方在未来类似情景中的行为表现。
软性条件如领导能力,团队合作能力,沟通能力,勤奋认真,乐观积极,敢于承担责任等,对于不同的职位有不同的软性条件要求,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设置,在面试中,可以通过观察和设置某些场景并提问等。
如果测评下来,有80%的条件是比较满足的,当然,也有可能发现,对方其实并不满足客户公司条件,但从综合素质上说,很不错,可以进入下一个环节。
第二步:职业规划提问和指导
这一步,一方面,了解对方对自己的认识,是否有明确的目标,和可行的途径等,另一方面,猎头可以从自己对整个市场和人才的了解方面给予指导,以建立专业形象和信任感,为以后的联络打下基础。
关于在职业规划方面的问题,可以如下:
你想实现什么理想?
你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物?
你最想做的事情是什么?
你最喜欢的工作到底是什么?
你在原公司的感受如何?
你在原公司的工作对你有什么帮助?
你的专长是什么?
你的家庭对你有什么期望?
你将有哪些工作机会可供选择?
了解了之后,又该如何指导呢:
对于职业规划设计来说,包括6方面的内容:
一是自我职业性格分析;
二是确定职业目标;
三是确定成功标准;
四是制定职业发展道路计划;
五是明确需要进行的培训和准备;
六是列出大概的时间安排。
有效的职业生涯设计需要符合以下的条件:
对自己及环境有充分的了解;
切合实际的目标,包括个人的价值取向、兴趣、能力及期望的生活状态;
执行恰当的生涯策略;
最重要的是不停地反馈并且修正目标以适应环境的改变。
了解了这些职业生涯设计的内容和条件,再结合猎头自身对市场和人才的把握,不难做出一些对对方有益的建议。
如果觉得对方从条件和对自己的认识和规划方面都合适的话,可以进行下一步了。
第三步:客户公司的介绍和激发候选人的兴趣点。
介绍客户公司分为三个层次,第一,比较大概的介绍公司的基本情况,如规模,发展历程,在中国的业绩,地址等;第二,突出公司的优势;第三,指明目前公司可能会有的弱势。
在第二步中,也就开始在同时进行激发候选人兴趣的工作了,之前的了解和沟通中,已经知道候选人对未来公司的期待,可以在介绍公司中突出对方所期待的,客户公司是可以满足的,甚至还会有超出的可能。
第三步中,因为公司总有差强人意的地方,与其候选人进去发现然后离开让猎头被动,还不如在之前就讲清楚,只是在讲清楚之前,说明或灌输一个概念,没有哪家公司能十全十美,只要在自己尤其注重的地方能合适就很不错了。
这样讲下来,一方面,候选人会觉得猎头是站在自己的角度考虑问题,增强了信任度,另一方面,让候选人对客户公司合理期待,祛除一些不切实际的幻想,尽可能在猎头的引导中客观理性的看待下一份工作。
第四步:简历指导和面试指导。
候选人自己写的简历在猎头看来可能并不专业,如该突出的地方不突出,次要的地方讲得太多,该讲的地方忽略等的问题,所以,需要对候选人的建立做指导。根据公司对职位的硬性和软性条件对简历做重新的修正和补充,并进行合理的包装。
再一个,就是面试指导了,有些候选人很少参加面试,不太清楚面试中该注意的基本问题,如服装,礼仪,心态,面试过程中行为,还有就是可能客户公司的一些具体要求,比如性格需要活泼一点的,所以可以指导对方多讲一些话,多提一些问题,甚至有些面试官的个人喜好,不喜欢候选人化妆,不喜欢有香水的味道等,而如果候选人有这方面的细节问题,都可以进行提示和建议。
面试中要注意角色转换,在第一步中主要是倾听,让对方多讲;第二步前半段中,也主要是倾听,后半段中,可以以半专业半朋友的角度提出建议,当然随着资历的加深,可以强调专业的身份;第三步中主要以朋友的角度去考虑,再加一些专业的分析,让对方认可;第四步就要以专业的顾问身份进行指导,在语气上和蔼亲和就是。
我想,与候选人的面谈,目的一方面是短期利益,即希望此次的推荐就能成功,另一方面是长期利益,希望能与候选人建立长期合作关系,不仅仅是对方本人,还可以进行有效推荐,甚至我们可以成为朋友,进入对方人际圈,对我们积累人脉来说,就事半功倍了。
三、猎头面试技巧
中层管理人员栽跟头的3个险坑
■面试时没因人而改变应对策略 由于猎头的岗位,都是公司中比较重要的角色。许多面试的失败,很多是由于企业中方和外方老板对用人的不统一而造成的。其中,中方老板通过了,而外方的老板通不过的案例比比皆是。陈维提醒候选人,管理人员平时运用的针对不同的员工采用不同管理方式的办法,在面试的时候同样需要,候选人要针对不同的面试官,采用不同的面试策略。 中方老板比较含蓄,而外方老板比较直接。比如,同样一个问题———在管理中你遇到困难时如何解决的?许多候选人总是将这件事情前前后后的背景,旁敲侧击地告诉对方自己是在如何困难的情况下怎样出色地完成任务的,所有的回答都是让对方去猜测、领悟,而不是单刀直入,直接告诉对方答案。外方的老板一直在那里询问,“为什么候选人一直不回答我的问题?”。面对老外进行面试时,正确的做法是先告诉这些问题的答案,然后再举一个例子加以说明。 常犯以上错误的候选人,多是40岁左右、年龄比较大的人员。他们成长的社会环境一直告诉他们要谦虚,因而往往栽在这个方面。而30岁左右的人,在这一方面失败的较少,这些年龄的人往往回答问题较直接。
■交流时抓不住重点 对不同国家的人,介绍自己经历的时候方式也不同。比如,美国公司往往喜欢候选人倒着讲自己的工作经历,先从候选人最近的工作谈起;而欧洲公司往往喜欢顺着讲,从毕业一开始在哪里工作,一直到目前的工作。不论何种讲述的方式,突出与申请的工作岗位相关的工作经历非常重要。陈维说,比如,候选人要申请一个ERP总监的职位,重点要落位在管理上,而不是技术上,但往往技术出身的管理人员,对以往他所从事的技术工作谈得较多,而对管理只是轻描淡写地提过。 许多候选人,往往不知道自我介绍时要注意技巧性,总是眉毛胡子一把抓,突出不了自己的重心,有的候选人,甚至不知道自己该把重点放在什么地方。 一般而言,既然猎头能够看重候选人,往往是看重他们最近几年的工作经历,与企业要求的岗位比较匹配。若是候选人已经很长时间不在这个领域工作了,那么猎头顾问也不会看重对方的。因而,候选人最后两个工作的介绍,是自己介绍的重点。
■只知皮毛的知识被揭穿 部分候选人,在某个岗位工作多年后,经常会接触到一些先进的理念和管理模式。他们往往只知道皮毛,在工作中并不一定长期地实践过。但他们有时为了体现自己的精深,往往会把一些自己仅仅听到或看到别人实践过但自己并没亲自检验过的东西写在简历中。往往就是这些细节的地方,有时候,遇到懂行的面试的外国人,经常会抓住一个问题不放,深入地与候选人探讨这些内容。但候选人往往这个时候很容易被问“倒”,这样的面试结果,对候选人来说是很糟糕的事情。企业招聘方,有时会把这一个问题单方面地无限放大,由此类推,对候选人其他的技能,甚至对职业道德也会产生怀疑。陈维说,在她的工作经历中,接触过很多这样的案例。 出现以上问题的人群,大多是中层管理人员,尤其是技术人员和财务等技能人员,高管人员一般不会发生这种低级的错误。陈维建议候选人,对自己不精深的技能,不要写到简历中,千万不要“搬起石头砸了自己的脚”。 常见的高管失败原因 与中层管理人员不同,以上3点面试时出现的瑕疵,在高管中很少出现。陈维说,从她多年的运作来看,高管失败的原因,往往是在高管候选人与企业不相匹配的方面,比如管理风格与客户不吻合、不适应客户的企业文化、发展思路和管理战略与客户不适应等等。在候选人基本能力相当的时候,甚至有时候,就是凭最后拍板的偏好决定。
有些年轻的猎头顾问,由于刚刚接触猎头行业,一遇到与客户的高管职位稍微适合的高管候选人,往往会产生“拿到篮子就是菜”的心理,这是猎头顾问初期做这一个行业常犯的错误。这样,不管是对候选人来说还是对企业来说,都是很不负责任的做法。 陈维说,与高管候选人交流的时候,他们一般不谈简历,的是交流这个行业的信息、行业的发展趋势、以及管理技巧和能力等等,同时向候选人介绍本公司的背景和客户的背景。